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  >  工作交流  >  正文

前祁村第一书记梁晓波:农业产业助脱贫 要做“永久牌”

发布日期: 2019-02-28 作者: 来源: 人民网 【字体: 打印本页

 

“感谢2018,我们村的小米加工厂从小作坊变成了标准化的工厂,明年将会打开更宽广的市场;感谢2018,我们村的毛驴养殖场驴舍已经竣工,明年将继续引资600万引进种驴;感谢2018,我们村的200千瓦的光伏发电已经竣工,今年将并网实现集体经济更大突破;感谢2018,我们一起稳定脱贫后稳固脱贫成果,2019年我们村将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说这话的,是山西省吕梁市岚县普明镇前祁村的第一书记梁晓波。34岁的他是山西财经大学会计专业的本科生、公共管理专业的研究生,经公开招聘成为吕梁市总工会干部。2015年8月,他主动请缨驻村担任第一书记,从兴县下会村到岚县前祁村,四年时间担任两个村的第一书记。

如今,两个村都脱贫了,但他白净细嫩的脸变黑了,鬓角也有了不少白发;认识他的人都说,他成熟了,考虑问题周全,办事沉稳了;他自己则认为,最大的收获是责任感强了,与老百姓的感情深了。

建设村两委 让村干部队伍打不散

前祁村距离县城11公里,全村有167户、461口人,其中,外出打工的有171人,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130多人,80岁以上的有20多人。因为曾经是乡政府所在地,有一所可以读到三年级的小学。

梁晓波第一次来前祁村是2017年8月1日。在日记里,他写道“建军节,是全国人民的一个大日子,也是我的大日子,从兴县来到岚县,以后我就是前祁村的一员。”

“没有一个团结奋进的班子,思想统一的班子,做好脱贫工作是难上加难。如何抓好班子建设,并让其与扶贫队伍融入到一起,并成为脱贫的引擎,是梁晓波首当其冲的任务。

来到岚县的第一个礼拜,梁晓波就带领前祁村两委班子成员去兴县蔡家崖红色革命基地开展党建学习,回来后便集中时间集中精力修改完善两委各项规章制度。党建墙竖起来了,公示栏立起来了。

每月的党课成了梁晓波带领村两委班子集中充电的好机会,学脱贫攻坚知识,特别是对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的讲话开展大学习、大讨论,面对面交心化解了班子成员内心的顾忌,网格化管理持续发挥老党员余热,年轻党员的培养持续激发内生动力.....

经过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力打造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战斗堡垒,前祁村两委班子成员充满了激情,确保了对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分析、研判和推进,成为打不散的队伍。

小事能暖心 让村民眼亮心明

岚县海拔高,气候冷凉,每年10月中旬村里居住的地方就已经开始供暖了,隆冬时节更是天寒地冻。

梁晓波来到村里的第一个冬天,看到部分老年人和儿童衣着单薄时,就自己先拿出2000元为全村80岁以上老人、五保户购买新羽绒衣18件,为7岁以下儿童购买新棉衣20余件;后又在微信朋友圈群发募捐衣服,对捐赠来的200余件衣服,新的,直接送给村民,旧的,都是洗干净了再送;通过朋友圈动员义捐的1300元,为被褥破烂的10位村民购买了新被褥。

直到现在,梁晓波还会时不时地收到热心人捐赠的衣物。

梁晓波还通过山西省红十字会,为15名长期卧床贫困户、60岁以上老党员、复转军人每人捐赠500元,与工作队协商为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75袋莜面和白面,为村两户大病患者申请大病救助各3000元,为四名困难村民各救助500元……

进村后不久,梁晓波带领村民修缮残垣断壁4000余平方米,清理垃圾20余吨,申请垃圾桶7个,拖箱式垃圾桶3个,还请来吕梁学院美术专业的学生,设计了20多堵400平米的文化墙,对村里的脱贫产业、核心价值观、村规民约全部上墙。

一段时间后,前祁村民从心底喜欢上了这个白净、秀气、踏踏实实的第一书记。两年多来,“有事找梁书记”成为村民的口头禅。

种好杂粮地 让农业产业助脱贫

岚县是吕梁山上有名“小平原”,昼夜温差大,盛产小豆、谷子、高粱、玉米等杂粮,而且质量高,小杂粮加工厂也应用而生。但因为规模小、无证经营,产品根本走不出岚县。

梁晓波在他的日记里写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脱贫不是另辟蹊径,而是因地制宜,把地方特色变成脱贫产业优势,依托产业打通脱贫攻坚路。”在他看来,如果第一书记是“飞鸽”牌的话,那么,扶贫产业必须要是“永久”牌。

为此,他认真研究国家政策,全面拓宽扶贫道路。就产业扶贫工作,他多次与两委班子会议及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座谈会,充分听取全村产业存在的实际困难和发展难题,成立了前期村百川农业合作社,把村里的小杂粮加工产业全部纳入合作社运营。

村里种植的“老黄米”谷子面积300亩,占全村耕地的四分之一,米粒小而黄,米油大,营养价值高。他和同是“80后”的村支书李利君多次往返离石和岚县县城,与食药监部门联系,咨询食品生产许可证,自己贴路费、掏饭钱,来回不下10趟,注册“前祁老黄谷”品牌,还亲自设计包装和品牌图案,并通过省科协请到了省质监局的两名专家对小杂粮加工厂申请QS认证程序、指导、规划,于去年9月厂房完成了改造和SC认证,使小米加工厂逐步走上来了正规。“老黄米”开始走出岚县,走向全省,今年预计实现收入近6万元。

2018年夏天,梁晓波与“村淘”电商联系,在前祁村发展微商产业,让在家的年轻人有收入。“我们村的产业步入正轨后,将利用电商网络平台,以'一站带一村'模式,对米、面、豆等农产品进行统一包装,统一销售。”

念活养驴经 让乡村振兴绘蓝图

2017年12月25日,梁晓波在日记中写道:“我们村脱贫啦!但我并没有感受到肩上的担子轻了,因为前祁村进入了高级发展阶段——乡村振兴。这是一盘大棋,要把这盘大棋走好,关键是产业”。

在产业选择上,梁晓波没有盲目跟风上项目,而是选择了接地气、有发展潜力的可持续产业——毛驴养殖业。岚县有蔚汾河水流淌,草地茂盛,素有养驴的传统。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他把自己在大学和研究生所学的管理经验和知识全部派上了用场,结合村两委和村民意见,经过反复酝酿和慎重决策,运用市场手段,采取招商引资的模式引入位于榆社县的山西晋胶集团投资合作养殖毛驴。

去年,梁晓波带了村支两委骨干多次往返榆社、太原商讨引资的模式,最终在去年9月敲定,榆社晋胶公司提供种驴、技术、防疫、产供销全包等支持,且探讨每年保底销售10万元;省再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提供贷款;毛驴全部上保险,一旦自然死亡有保险公司理赔,实现了让老百姓没有任何风险致富。去年年底,总投资700万余元的毛驴养殖业项目,占地30亩、厂房面积3000余平米的驴场,3个驴舍国内先进的保温圈舍,800平米的驴棚全部投入使用,可以养700头驴。

会计专业毕业的梁晓波以养殖200头母驴和300头公驴为基础,一气呵成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一头成年母驴的价格约13000元,养殖期为3年,成本是6600元;3年可以产驴驹2头,第一头在18个月卖出,饲养成本为3240元;第二头在6个月时出卖,以哺乳为主没有饲养成本,再加上配种、设备折旧、人工水电等费用,3年总成本为11240元。三年两头小驴价值为18500元,也就是说养一头母驴3年的收益是7260元,那么,200头每年就是484000元。

公驴养殖周期为2.5年,30个月左右出栏,按照目前市场1头驴产肉按130kg计算,驴肉产值约10400元、驴皮产值3800元、驴下水和驴鞭总计1900元,总体收益合计16100元,除去购买费用及其他费用12400元 ,公驴每年可收入1480元。那么,300头公驴每年的收益就是444000元。

“一旦贷款还清,村民们每户就有1000元分红呢!”梁晓波像个老农一样美滋滋地算着,双眼亮晶晶的。“我的计划是每年拿出1-2万元给考上高中、大学的孩子补助,80岁以上老人的慰问,75岁以上老人集中供养”。

梁晓波告诉记者,他对前祁村振兴的蓝图是:谷子卖给小米加工厂,谷子秸秆和谷糠卖给驴场,驴粪再返给村民做底肥,种出来的土豆个头大、口感好。“这样,我们前祁村的这种‘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既可以带来经济效益,又可以解决村民就业,同时带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就形成了物尽其用的循环农业经济村!”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