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  >  工作交流  >  正文

《耕地质量动态》2017年第5期

发布日期: 2017-09-04 作者: 来源: 农业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 【字体: 打印本页

坚持绿色引领  强化措施落实

  内蒙古阿荣旗黑土地保护利用成效显著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是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项目县。2015年以来,旗委旗政府高度重视,把实施项目作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落实技术模式、整合项目资金、加快土地流转、打造绿色品牌等措施,不仅保护提升了黑土地耕地质量,而且提高了农业经营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营造出农村生态环境优美、农业经济绿色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良性发展局面。

  一、技术措施落地,耕地质量提升

  针对当地黑土流失严重、耕层紧实变浅、土壤肥力下降等突出问题,阿荣旗提出全轮作周期黑土地保护利用技术集成模式。一是改顺坡种植为环耕(横垄)种植,改长坡种植为短坡种植,在耕地上侧与林地交界处挖截水沟,将雨水顺排到沟底,减少水土流失。二是秸秆还田联合机械深松整地,增加土壤有机质,打破犁底层,创建深厚肥沃、保墒保肥耕层。三是增施有机肥,增加土壤腐殖质,改善土壤生物环境。四是测土配方施肥,平衡土壤养分,实现养分均衡供应。五是玉米、大豆、高粱、黄芪(豆科)合理轮作,减少病害发生和农药使用。

  2016年,通过实施丘陵坡耕地以等高田建设为主的综合配套技术模式,平均每亩减少土壤侵蚀量46.2公斤;结合土壤培肥措施,化肥亩用量平均减少2.5公斤,土壤有机质由项目实施前的38.2g/kg提高到42.2g/kg,提高10.5%。通过实施缓坡漫岗地黑土保护养育综合模式,化肥亩用量平均减少3.4公斤,土壤有机质由41.4g/kg提高到44.5g/kg,提高7.5%;耕层厚度由不足20cm增加到30cm以上。通过实施平川甸子地黑土保护养育综合模式,化肥亩用量平均减少4.2公斤,土壤有机质由44.6g/kg提高到46.8g/kg,提高4.9%;耕层厚度由以前的不足20cm提高到30cm以上。

  二、土地流转加快,经营规模扩大

  阿荣旗将绝大部分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项目资金与轮作补贴、大豆(玉米)补贴整合,用于扶持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流转农户分散经营的土地,连片规模化实施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项目。2016年,全旗10.1万亩项目区全部实现土地流转,保证了技术集成模式百分之百落实到位。

  向阳峪镇松树林村书记李义说,他们村18500亩耕地,全部以每亩360元的价格流转给了广达农业和吉成农业2家农业产业龙头企业,由他们负责实施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项目,项目资金用于补贴秸秆机械还田、深松整地、玉米大豆轮作、施有机肥,全村耕地普遍亩施有机肥2吨以上。向阳峪镇是项目实施区,通过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项目区内的坡岗地、缓坡漫岗都实施了环耕(横垄)种植,有的是玉米、大豆轮作,有的是大豆、高粱间作,除秸秆全量还田外,每亩还施了2吨以上畜禽粪便堆沤的有机肥。

  三、绿色品牌叫响,黑土效应显现

  阿荣旗制定出台了《阿荣旗黑土地保护利用打造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发展规划》,从2016年起,连续2年旗政府每年拿出配套资金200万元,打造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试验示范区,通过绿色有机农产品实现黑土地保护利用的经济效益,形成黑土地保护利用长效机制。他们利用项目资金建立了包括耕地质量、土壤墒情、培肥改良三大功能区于一体的耕地质量监测网络,用实实在在的监测数据给黑土地生产的农产品贴上绿色有机标签,由此撬动了社会资本参与到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工作中来,营造出黑土地保护利用良好的社会环境。

  呼伦贝尔肉业集团在孤山屯村以每亩330元的价格流转了16600亩耕地种植大豆,实施环耕种植,大豆、高粱轮作,秸秆全量还田,每亩施用5吨牛粪堆沤的有机肥。集团负责人张海学说,他们今年种的大豆已按每公斤2.1元的价格实行订单收购,比市场收购价每公斤高出0.2元。2018年,他们将与川粮集团合作,种植酿酒用高粱,全部实现订单生产。为了打造好黑土地大豆、高粱的品牌,将由公司出资,配合旗土肥站在他们流转的耕地上建立耕地质量监测点,用耕地监测数据来印证黑土地农产品的高质量。

   根据阿荣旗农业局2016年的测产结果,全旗实施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项目的坡耕地、缓坡漫岗、平川甸子平均亩增产玉米31.4公斤、38.6公斤、45.7公斤,增收50.24元、61.76元、73.12元;平均亩增产大豆8.3公斤、10.5公斤、12.6公斤,增收29.88元、37.80元、45.36元。项目的实施还起到辐射带动和示范作用,带动全旗秸秆还田77.5万亩,增施有机肥80.3万亩,深松整地84.0万亩,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