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  >  图片新闻  >  正文

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座谈会暨国家耕地质量监测评价与建设保护培训(第一期)在哈尔滨召开

发布日期: 2020-10-20 作者: 来源: 质量建设处 【字体: 打印本页

 

20201013-14日,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召开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座谈会,并举办国家耕地质量监测评价与建设保护培训(第一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黑土地保护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贯彻落实《东北黑土地保护规划纲要》总结交流5年多来实施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项目的做法和经验,谋划下一步黑土地保护利用工作。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主任谢建华、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总农艺师庞海涛、农业农村部农田建设管理司耕地质量处一级主任科员卢静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耕地质量保护中心副主任许发辉主持。

会议指出,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东北黑土区作为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土壤肥沃,是我国的大粮仓,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有着重大意义。但是,由于开垦以来一直长期高强度利用,加之土壤侵蚀,导致有机质含量下降和生态功能退化,东北黑土地变瘦了、变薄了、变硬了,保护黑土地已是刻不容缓。自2015年启动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项目以来,东北四省(区)共建立黑土地保护利用示范区1000多万亩,在技术模式、工作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与创新,建立了黑土地保护利用顶层设计,集成了一批黑土地保护利用综合技术模式,形成了一套黑土保护利用工作机制,取得了显著成效。

会议强调,下一步要着力做好更新观念、落实顶层设计、科学施策、统筹资源、加强宣传、构建长效机制等重点工作,以更加有效的措施,更有力的责任担当,把黑土地保护利用这篇大文章做好。一是推进黑土地保护利用技术模式落地。5年多来已初步形成了一套分区域的黑土地保护利用综合技术模式。要继续实施项目县指定专家技术指导制度,通过省及项目县专家组,在关键农时季节,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推进综合技术模式落地,并在实践中进一步调整完善,使其更利于农民应用。二是统筹资源推进黑土地保护利用。省级农业农村部门要以技术模式为依据,衔接统筹实施农机深松深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等与黑土地保护利用相关项目,指导县级农业农村部门逐步整合其他项目资金,集中用于黑土地保护利用。三是探索培养农民自觉开展黑土地保护利用的机制。继续充分利用多种媒体、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宣传黑土地保护利用的政策,将黑土地保护利用相关技术措施宣传到人、落实到田,引导基层干部群众把黑土地保护利用变为自觉行动。要探索改进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使用办法,使其成为黑土地保护利用的奖补政策,成为调动农民积极性的抓手。同时,要探索黑土地保护利用补贴资金进得来,用得好,退的出的良性运行机制,用3-5年时间培养起农民保护利用黑土地的自觉性。

会议参观了黑龙江省宾县黑土地保护利用项目综合技术模式示范现场,交流了工作经验和做法,围绕深入推进黑土地保护利用进行座谈。培训班邀请中国农业大学李保国教授等5位专家分别围绕耕地质量建设和监测评价授课,开展现场教学。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等东北4省(区)土肥站主要负责人和项目技术负责人、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农业发展部技术负责人以及2020年黑土地保护利用项目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北京、河北等黄淮海、长城沿线和东北区11个省(区、市)的省级耕地质量监测保护技术负责人和2020年黑土地保护利用项目县技术负责人参加了培训。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