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  >  要闻动态  >  正文

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党支部在吉林省大安市开展“我帮农民改盐碱” 实践活动

发布日期: 2023-09-28 作者: 来源: 【字体: 打印本页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盐碱综合开发利用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2023年,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组织全国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体系继续开展我帮农民建良田实践活动,创建核心示范样板田44439.8万亩,举办技术培训16018.5万余人次,建立土壤培肥改良与治理修复模式118,解决耕地质量问题415次。

  927日,耕地质量中心联合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在吉林省大安市开展“我帮农民改盐碱”活动活动组织全国31自治区、直辖市)耕地质量监测保护机构负责耕地质量评价保护工作的同志九大区技术支撑单位专家现场观摩了大安市龙沼镇龙沼村海坨乡三业村盐碱地改良示范点,对当地农户开展盐碱地改良技术培训与指导服务,组织中科佰澳格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河北硅谷肥业有限公司山东润晟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辽宁津大盛源集团4家企业免费为农户赠送盐碱地改良技术产品。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主任谢建华副主任任意,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马宏山及白城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范非、大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郭赢出席活动仪式并讲话。 

   

  活动仪式上,耕地质量中心对进一步推进“我帮农民改盐碱”行动提出三点要求。一是结合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摸清盐碱地土壤资源、水资源以及水利工程配套情况,分析盐碱地开发利用的优势与障碍因素,制定详细工作方案,推出一批帮助农民改盐碱的实招硬招,协调推进工作落实。二是协同科研、教学、推广、企业等多方力量,共同开发盐碱地改造与综合利用的新技术、新品种、新产品、新装备,分区建立技术模式,走“以地适种”和“以种适地”相结合的道路。通过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推广,构建多元服务体系,推动为农民办实事常态化。三是充分运用各类宣传手段,及时宣传实践活动的典型经验、突出亮点、成功案例、工作成效,扩大社会影响,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耕地质量保护的良好氛围。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