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  >  区域监测  >  正文

吉林省轮作试点区域耕地质量监测工作阶段性总结

发布日期: 2018-09-06 作者: 来源: 吉林省土壤肥料总站 【字体: 打印本页

  

  

  一、基本情况

   

  (一)任务背景

  我省属于东北冷凉区,是粮食生产大省,玉米为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按照农业农村部统一规划部署,重点开展轮作制度试点,结合我省省情、自然条件,主要技术路径是实行玉米、大豆轮作,用地同时养地,提高土壤肥力,科学优化调整种植结构。

  我省轮作试点区耕地质量监测工作始于201611月,主要是通过动态监测轮作试点区和对照区耕地质量状况,评价轮作成效,监测工作是科学实施耕地轮作制度的技术保障。2016年先期确定敦化、汪清、抚松、蛟河4个试点县,2017年试点扩大,最终确定试点县(市、区)15个,建成监测点及对照点298个,试点面积200万亩,补贴资金3亿元。2018年,我省试点区和试点面积较2017年没有变化。

  在吉林省农委的组织领导下,吉林省土壤肥料总站发挥技术优势,积极配合项目进展,针对项目目标和需要,制定耕地质量监测工作方案,开展项目县监测点建设培训指导,认真组织轮作区耕地质量监测点建设和监测工作。

  (二)工作内容和实施情况

  按照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的《轮作休耕试点区域耕地质量监测方案》(农办农[2016]28号)和农业农村部种植业司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去域耕地质量监测工作的通知》(农农(耕肥)[2018]9号)文件要求,我省的轮作监测工作主要是对15个轮作试点县轮作区和对照区耕地质量变化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价,围绕监测工作任务和目标我站主要组织开展了以下工作:

  1、细化监测实施方案,科学布设监测点位。2017年和2018年我站协助吉林省农委农业处细化编制当年度的《吉林省耕地轮作制度试点县耕地质量调查监测实施方案》,并组织轮作试点县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细化形成各县的监测实施方案,各试点县也比较重视轮作试点区耕地质量调查监测工作的开展,成立了由主管局长任组长的耕地质量监测工作领导小组;由农技推广总站站长任组长、各乡镇农科站站长为成员的技术小组,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指导,积极协调,落实责任,推进监测工作的开展,确保了轮作试点区耕地质量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今年全省15个县区均按照要求完成了2018年县级轮作试点区耕地质量监测细化实施方案,日前已上报省站。要求各项目县综合考虑行政区划、土壤类型等因素选择代表性强的地块布设监测点,同时,在与试点区监测点土壤类型(土种或土属)、耕地质量等相同且区域相近的非轮作耕地上设置对照监测点。试点区和对照区监测点的选取能够体现耕地质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情况。这两年在轮作试点区和对照区科学布设298个监测点,基本覆盖了15个项目县轮作试点区的主要耕地土壤亚类。

  2、规范开展监测工作,统一检测土样。轮作试点区耕地质量监测采用定点调查、采集土壤样品、检测分析化验等方式进行定位监测,为规范监测工作的实施,我站要求各监测单位要严格按照《耕地质量监测技术规程》和每年发布的监测方案要求,规范开展监测信息调查、采样、检测、定期监测等工作。按照农业农村部《轮作休耕试点区域耕地质量监测方案》要求,2017我站委托具备土壤有效钼、全氮、有效硼、缓效钾等16个项目检测资质的吉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实验室对195个春季基础土样进行检测,我站在送检样品中带入6个密码样,作为检测质量控制的主要手段,为保证土样制备和检测质量的可控和一致,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样品制备和检测均由吉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实验室负责。2018年由于检测费用的原因,我站考虑更换委托同等资质的检测机构对本年度298个监测点的土样进行17项检测,并由我站带入20个密码样对其检测进行质量控制,确保检测过程准确无误。监测数据上报前,我站要求各单位指定专人对监测数据的完整性、科学性进行审核。一是审核数据是否填报齐全,对缺失遗漏项目及时补充完整;二是核查产量、肥料投入状况等监测数据是否与当地实际相符,对差异过大的监测数据,及时排查原因、核实情况,确认真实的监测数据

  3、与技术单位深入合作,共同编写年度报告。2016年,我站编写轮作试点区域耕地质量初始监测报告。2017年,我站开始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合作,利用卫星遥感等软件系统的优势对轮作试点区耕地质量监测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补充。2018年,为丰富报告内容,我站与地理所开展了深入合作,共同编写年度监测报告,我们通过多次研讨、沟通,最终确定了年度监测报告的基本思路和评价重点,形成了初稿,通过多次审核和修改,最终形成了《2017年度吉林省轮作试点区耕地质量监测报告》。

  (三)经费安排及使用情况

  根据农业农村部2017年和2018年两个年度的《关于支付耕地质量保护专项等项目资金的通知》要求,我省的2017年轮作监测经费为40万元,年底又追加55万元,2018年经费为40万元,这两年均按照文件要求严格支出,主要用于监测过程中的定点调查、土样采集和检测、建立指标体系、开展耕地质量评价、督导检查等,目前定点调查、土样采集和检测经费已基本拨付完毕。

  二、主要做法

   

  (一)科学布设点位,打好监测基础。轮作耕地质量监测和评价是通过对比评价监测轮作区域和对照区域的耕地质量变化情况,反映轮作的技术成效,监测点的布设是基础。我站要求各项目县综合考虑行政区划、土壤类型、土地利用、耕地质量现状、管理水平等因素选择代表性强的地块布设监测点,同时,在与监测点土壤类型(土种或土属)、耕地质量、土地利用、管理水平相同且区域相近的非轮作休耕耕地上设置对照监测点。监测点和对照监测点的选取能够体现耕地质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情况。

  (二)开展培训指导,提高监测水平。我站全力为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项目做好基础工作,配合项目进度和需求,有序开展耕地质量监测工作,提高监测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委派专人对项目县监测人员进行指导。我站2016年开始就开展了耕地质量监测外野调查技术培训工作,聘请土壤学专家对监测人员进行外野调查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实际操作技术培训;三年来共组织15个项目县举办监测技术与评价技术培训8次,对轮作试点区耕地质量监测工作要求、监测方法与技术要求、监测点的布设和信息填报、轮作休耕试点项目耕地质量评价与监测报告编写方法、耕地质量评价软件的应用与评价方法进行了理论和实际操作培训,累计培训350人次,使各项目县监测技术人员进一步明确了轮作试点区耕地质量监测与评价工作的主要目标、原则、内容、方法和技术要求,以及监测报告的主要内容和分析方法,为实现“力争在3-5年的试点期内,逐步建立起试点县(市)轮作休耕耕地质量监测体系和监测网络数据库”的工作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开展监督抽查,加强项目管理,利用科技进行监管。为切实了解各地轮作试点区耕地质量监测工作开展情况,我站20176-9月对各项目县监测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监督抽查,20189月我站计划继续对其开展监督抽查工作。去年抽查发现,为保证轮作监测点在试点期内的稳定性,项目县与农户签订了合同并给予了补贴,要求农户在合同期限内不得连续两年种植同一作物,但受经济效益和土地转租的影响,一纸合同难以制约农户,个别地区的农户有违约风险,为今后的监测工作带来了困难。今年我站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深入合作,利用其卫星遥感技术这一“千里眼”,通过遥感影像对作物进行生理参数反演,提取的作物种植结构结合多时期遥感影像,再结合遥感分类方法对项目区进行作物遥感分类,得到项目区作物分布情况。为了监督基层一线工作人员,看其是否严格按照要求到轮作试点区域进行田间作业,我站与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联合开发“吉林掌上农业”APP,即将普及推广到基层工作者手中,在APP里可以上传带经纬度的影像资料,便于省站统一管理。

  (四)加强宣传,重点提高农业经营主体轮作休耕意识。各项目县采取微信公众平台、农业信息网站以及电视讲座、科普大集、传单及田间课堂等形式加强对轮作制度和轮作监测的宣传,结合政府对种植结构调整的补贴政策,大力宣传轮作的好处作用和轮作监测的必要性,宣讲相关政策程序以及技术模式。提高经营主体对轮作和耕地质量监测的意识,结合国内外的先进耕作方式,让经营主体明白轮作是用地养地相结合的主要耕作制度,有利于耕地恢复地力,从而引导经营主体自主实行轮作。

  三、保障措施

  (一)各级领导充分重视,组织机构健全。吉林省高度重视轮作制度试点工作,省农委、省委财经办、省发改委等十厅局联合发布了《吉林省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方案》,省农委组织各试点县技术人员、科研院所专家对轮作试点工作如何开展进行充分研讨,确保工作顺利开展,能够取得实效。2016省农委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小组,负责组织领导监测工作的开展,协调各方关系,推进监测技术和各项措施的实施和落实。20172月,省农委下发《吉林省2017年耕地轮作制度试点工作方案》,明确了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一主多辅”的种植模式,确立到‘2020年,对轮作休耕地区实现卫星遥感监测全覆盖,建立识别准确、服务高效的“天空地”数字农业监测管理系统’的目标。20185月,省农委又下发2018年吉林省耕地轮作制度试点县耕地质量调查监测实施方案》,结合我省实际情况,科学指导完善各个监测点的常规监测工作。

  (二)加强监测和评价技术培训,提高监测能力和水平。针对各试点县(市)监测要加强体系队伍建设,保持人员相对稳定,保障监测工作的统一性、连续性。定期参加耕地质量调查、监测、评价技术等培训班,不断提高监测人员技术能力。

  (三)规范关键环节操作,确保监测数据科学准确。在调查采样环节,强化标准宣贯,规范技术操作;在检测环节,指定有资质的化验室实行定点集中检测,并对定点检测单位开展质量监控;在数据填报环节,实行数据填报人、县级监测负责人、省级监测负责人三级审核,确保数据科学准确。

  四、下一步工作

  下一步我站将继续按照农业农村部的相关要求,严格执行监测方案,督导项目县加快工作进度,按时完成监测相关工作,在关键农时及时、准确记录监测信息,确保监测基础数据的科学准确。

  (一)规范采集秋季土样,组织好检测工作。应用规范的方法采集土样,避开路边、田埂、沟边、肥堆等特殊部位,按照“等量”和“多点混合”的原则,在监测田块按“S”型或棋盘布点等方法布设采集15个以上分样点混合均匀后,再采用“四分法”留存土壤样品,采样后挑出根系、秸秆、石块、虫体等杂物,以免给土壤检测带来误差。为保证土样制备和检测质量的可控和一致,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样品制备和检测均由承担检测任务的实验室统一负责。我站带入20个密码样对其检测进行质量控制,确保检测过程准确无误。监测数据上报前,我站要求各单位指定专人对监测数据的完整性、科学性进行审核。

  (二)及时推广使用“吉林掌上农业”APP为了方便基层轮作监测人员在田间地块采集土壤和作物等地理坐标和影像信息,我站即将要求所有项目县相关技术人员下载“吉林掌上农业”APP,目前该APP安卓版和苹果版均已完成测试。用户可上传带有精确经纬度坐标的图片资料到客户端,便于统一保存和管理,通过技术手段切实加强对其监管。

  (三)按时填报监测数据。认真做好数据汇总及分析工作,完成本年度“轮作休耕试点区域耕地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吉林省轮作试点区相关信息的汇总和填报工作,对监测数据进行三级审核,保证数据质量。

  (四)科学编制监测报告。督促各项目县认真做好日常监督工作,组织各项目县根据县域耕地质量与评价结果和初始监测信息、年度监测信息,对轮作试点区耕地质量监测点的布局、监测内容、监测技术与方法、耕地质量主要性状、农田肥料投入与结构及变化趋势、作物产量、耕地质量变化情况等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形成轮作监测点耕地质量年度监测报告。

  我站将继续严格按照农业农村部的要求部署,积极配合我省农委农业处通过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等方式协调解决试点县反映的监测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利用技术和管理优势做好轮作工作,为我省轮作试点耕地质量监测工作的有序推进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