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专项推进!聚焦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科技创新
重点专项推进会上,7位项目负责人全面梳理了各自负责的重点专项进展情况:黑土地耕地质量多尺度天空地立体监测技术与预警系统项目,构建了黑土地耕地质量天空地立体监测技术体系,获得了高时空分辨率耕地质量关键要素数据集;黑土地农用土壤质量退化过程与阻控途径项目,初步厘清东北黑土地退化时空规律与驱动因素,明确土层变薄是减产主因,揭示有机无机肥配施协同提升地力的机制;旱作黑土地保育保护性耕作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项目,首次绘制了旱作黑土区镰孢菌区域图谱,研发出化学与生物制剂协同防控新技术;黑土地土壤生物资源禀赋配置与生产功能协同提升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明确了黑土地生物资源禀赋提升潜力和途径;东北黑土侵蚀退化数字化评价与智慧阻控项目,将构建黑土层厚度精准监测体系与大语言模型智慧治理平台,实现侵蚀阻控方案智能生成,并开创百年尺度侵蚀退化重构方法;黑土区资源优化配置与生态景观构建关键技术项目,针对黑土区资源利用率低、生态屏障弱等问题,提出“生态屏障岛”概念,研发基于“水–碳–粮食”耦合的资源优化配置技术;东北黑土区典型除草剂高效消减与精准修复技术(青年)项目,创制高效降解典型除草剂的合成微生物菌系,构建个性化微生物修复技术体系。
会议提出,要瞄准产业需求,强化技术集成和成果转化落地,要下大力气实现科学研究、试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打通科技成果落实到田间地头的“最后一公里”。
与会人员走进海伦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现场观摩了耕地肥沃耕层构建技术、精准施肥和绿色病虫害防控、优良品种选育和大面积单产提升技术的示范效果。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去年我国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东北黑土地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些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实现黑土地保护利用关键技术的突破,构建可推广、可复制的集成模式,全面提升我国黑土地保护的科技支撑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